年终能救爱奇艺的奖泡裁员
该来的突然汤,总归是失业要来的。
巨亏之下,年终能救爱奇艺的奖泡裁员,已经是爱奇预料之中,但没想到,突然汤裁得这么狠。失业据多位被裁员工透露,年终能救这是奖泡爱奇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轮裁员,裁员比例在30%-40%,爱奇有的突然汤部门几乎全员被裁。
受裁员风波影响,失业12月1日晚间,年终能救爱奇艺股价再度遭遇大跌,奖泡盘中一度跌至5.6美元/股,爱奇再创历史新低,全天跌幅达到9.46%,总市值仅剩44.59亿美元,相比今年3月的最高价28.97美元/股,累计跌幅已超过80%,市值累计蒸发达184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172亿元)。
那么,裁员能否解爱奇艺的“燃眉之急”?
爱奇艺大裁员
长期亏损的爱奇艺,终于熬不住了。
12月1日,爱奇艺大裁员的消息彻底刷屏。当天多家媒体报道称,爱奇艺开始了一轮大裁员,据多位被裁员工透露,这是爱奇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轮裁员,裁员比例在30%-40%,有的部门几乎全员被裁,即使是诸如内容、智能硬件等盈利部门也都有裁员指标。
这一轮裁员中,烧钱为主的部门,比如市场推广、广告投放、渠道合作等团队,裁员比例都超过30%,最高的达到了50%,很多工作室直接被撤销,而没有通过试用期的新员工,几乎全部不能转正,原则是同等职责岗位只保留成本低的员工。
有爱奇艺的员工分析称,这一轮裁员是为了控制成本,压缩费用,减少亏损,进一步聚焦内容,技术,精细化成本管理,结构扁平化。因此,这一轮裁员中,中层(总监级别)被裁的比较多,另外还有司龄比较长、年龄比较大、薪水比较高的老员工,多在被裁之列。
另外,部分短期内无法贡献业绩的部分,也未能幸免,爱奇艺研究院、爱奇艺游戏中心等部门几乎全员被裁,爱奇艺的短视频产品—随刻将和其他产品合并,只保留40%的员工。
看到爱奇艺如此大规模的裁员,爱奇艺的一位前员工表示,并不惊讶,该裁员了,因为爱奇艺的员工数量太多了,一度接近9000人,几乎是同类型公司的2倍之多。
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裁员计划中,爱奇艺的VR产品团队没有被纳入其中,或许与爱奇艺后续的发展战略有一定的关系。
爱奇艺早在2016年就开始布局VR业务,除了将VR技术融入内容制作中,还推出了VR硬件设备和VR游戏。今年10月,爱奇艺又提出了视频平台的“元宇宙”的概念。有爱奇艺人士表示,公司对于元宇宙业务寄予厚望,所以暂时不会裁VR业务线。
据被裁员工透露,被裁后将会获得N+1的赔偿,交接完工作就可以离开,通知来得很突然,不过,司龄长的员工及中层员工,可以待到月底。
截止目前,针对裁员问题,爱奇艺相关负责人对外统一的口径是,暂无官方回应。
受裁员风波影响,12月1日晚间,美股开盘后,爱奇艺股价再度遭遇大跌,盘中一度跌至5.6美元/股,再创历史新低,全天跌幅达到9.46%,总市值仅剩44.59亿美元。
若拉长周期来看,爱奇艺的股价崩盘之势更为惊人。今年3月,爱奇艺股价一度冲高至28.97美元/股,随后一路下挫,截止12月2日收盘,股价累计跌幅已超过80%。从市值维度来看,今年3月,爱奇艺的总市值一度高达228.6亿美元,现如今仅剩44.6亿美元,累计蒸发达184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172亿元)。
综合爱奇艺的裁员计划,以及被裁员工的表态,可以看出,爱奇艺的这一轮裁员,大概率是受到了持续亏损的影响,缩减人员成本,减少市场投放成了爱奇艺减亏的“第一板斧”。
大裁员的“导火索”
而这一切的导火索是,前不久披露的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。根据财报数据,今年第三季度,爱奇艺的营收为75.89亿元,同比增长6%,净亏损17.34亿元,同比扩大47.47%,环比扩大23.68%,前三季度累计亏损额达到44.06亿元,且亏损情况正在加重。
爱奇艺最重要的营收来源是会员服务,在三季度贡献了43亿元,同比增长8%,但订阅会员规模为1.036亿,较上一季度减少260万,意味着,营收增长是依赖于会员费涨价;而第二大营收来源——在线广告服务也出现了下滑,贡献收入17亿元,同比下降10%。
面对亏损加剧,营收下滑的窘境,爱奇艺创始人、董事兼CEO龚宇曾表示,对爱奇艺来说重点是开源节流,主要是砍掉低效率的业务、项目,增加和尝试新的货币化机会。
如此看来,这一轮大规模裁员,早已经开始酝酿。
其实,自成立以来,爱奇艺就未曾盈利过,已经累计亏损了11年之久。根据财报显示,其2019年亏损103.25亿元,2020年亏损70.45亿元。到2021年,从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,分别亏损12.70亿元、14.02亿元、17.34亿元。
而对照来看,全球最大的在线收费流媒体平台奈飞,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为14.49亿美元。截至2021年12月2日收盘,奈飞的总市值达2736亿美元,是爱奇艺市值的60倍。
那么,裁员能否解爱奇艺的“燃眉之急”?
裁员,救不了爱奇艺?
首先来看,裁员真的能解决爱奇艺亏损的难题吗?
需要指出的是,爱奇艺员工的相关工资、福利待遇的支出主要体现在研发费用科目中,爱奇艺在第三季度的研发费用为6.83亿元,同比增长2%,与17亿元的亏损额相比,不到50%。
其实,爱奇艺裁员早在2020年就已经开始了,据财报显示,2016年、2017年、2018年、2019年和2020年末,爱奇艺的员工数量分别为4794、6014、8577、8889和7721人。可以看出,2019年之前,爱奇艺员工数量呈增长趋势,而2020年员工数量减少了1168人,降幅约13.14%。
即使是裁员超1100人,爱奇艺在2021年也未能减少亏损。因此,可以粗略下个结论:裁员并不能解决爱奇艺亏损的窘境。
众所周知,爱奇艺最烧钱的地方是买版权、自制影视剧。据财报显示,三季度,爱奇艺的收入成本为70亿元,同比增长10%。其中,内容成本53亿元,同比增长13%,财报提到,主要是由于对原创内容的投资增加。
然而,疯狂烧钱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。以2021年迷雾剧场的开场之作《八角亭谜雾》为例,截止目前,豆瓣评分仅有5.7分,远不如预期,潮水般的负面评价,更是让这部被寄予厚望的自制剧远离了爆款的行列。
据西南证券的数据显示,2017年、2018年、2019年,爱奇艺在内容成本支出经过一段狂热期,2018年内容支出接近会员收入的两倍,2019年最高点达到222亿元。
很显然,爱奇艺亏损的根本原因是,内容成本高居不下。但精品内容又是创收的关键因素,因此这笔钱不能省。
收入端,爱奇艺的未来也并不乐观。
首先是,在2020年11月,爱奇艺首次提升会员价格后,其付费会员用户数一直都在下滑。第三季度,爱奇艺的订阅会员数量较上一季度减少了260万。
更残酷的现实是,未来爱奇艺的会员涨价空间几乎没有了。对比奈飞的会员价格8.99-13.99美元/月,按照美国人均月薪3500美元计算,二者的比例在0.39%以下,而优爱腾会员价格为15-25元/月,按照国内人均月薪2683元(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32189元)算占比甚至在0.93%以下,定价已经不便宜。
另外一个负面冲击是,爱奇艺于10月4日宣布,取消超前点播。意味着,在第四季度,爱奇艺将失去一大块收入,会员服务收入或将出现下滑。且,爱奇艺仍未推出新的变现模式。
意味着,即使在裁员之后,爱奇艺在短时间内实现盈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。
【年终能救爱奇艺的奖泡裁员】相关文章:
- 1电影频道推出AI影像人才优选计划 打造6支AI短片
- 2詹姆斯首节就创两大纪录!抢断已升至历史第11
- 3如果能加盟马刺 西蒙斯很乐意为波波维奇效力
- 4Clubhouse CEO:疫情后用户也离不开我们 上市还很远
- 5宁夏金莱特:玻璃容器产业化生产一期项目投产暨三期项目正式开工,企业新闻
- 6杀人诛心!穆勒:巴萨跟不上顶级队的比赛节奏
- 7黄金交易提醒:初请人数跌至52年新低!多头等待CPI数据“支援”
- 8谷歌员工年薪曝光:硬件工程师26万美元、软件工程师30万
- 9图片《感情励志》扎心感情故事大年夜齐句句走心的感情短句
- 10雪中悍刀行+风起洛阳,要引领国产剧进入“全员主演”时代?
- 112021明星劲爆恋情!名媛老公藏私生子,日韩女神全结婚?
- 12荷兰Hero Baby奶粉表现如何,为什么在国际妈咪年终盛典上这么便宜?
- 13感情励志图片背景图感情文章配图?闭于爱的少案牍
- 14冲刺IPO未果 妈妈网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 涉及身份证号等
- 15怀斯曼恢复进展缓慢 汤普森复出已经提上日程
- 16英媒:朗尼克能让博格巴重生 他可能会与曼联续约
- 17感情夜听典范语录闭于感情的案牍—深夜感情电台故事
- 18飞聊停运多闪并入抖音,字节社交按下暂停键
- 1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举办“民法典时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保障”学术研讨会
- 2现货黄金承压,两方面观点角度均支持美联储加快收紧政策
- 3探店网红翻车,年轻人的“逛吃”被明码标价
- 4飞聊停运多闪并入抖音,字节社交按下暂停键
- 5光枯30战nova7对比哪个好 光枯30战华为nova7有甚么辨别
- 6总监:梅西加盟后一周内 巴黎长了近2000万粉
- 7朗尼克承认并不满意曼联表现:对待机会不够细心
- 8詹俊:巴萨和顶级队差太远 球迷很庆幸梅西去巴黎
- 9联袂共创影象新期间 富士胶片Jet Press 750S开放日活动走进厦门
- 10快手史上最重要一战开场
- 11“XX崩了”频上热搜:互联网大厂App集体“水逆”?
- 12贝索斯前妻打破常规:未公布最新慈善捐款对象,此前已捐86亿美元
- 13读文伤感爱情小漫笔扎心感情语录自嘲尽好案牍配图
- 14又一个艺术家人设的男星翻车?
- 15Facebook推出社交VR应用Horizon Worlds 有点元宇宙影子
- 16飞聊停运多闪并入抖音,字节社交按下暂停键
- 172024大年夜金山漂流开放时候
- 18输入法起家,上市后“跳楼机式”大跌,这家老牌出海公司怎么了?